河南豫剧院一团前身为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创立于1948年)。现有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19人。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曾带领剧社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一架,并亲自率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亲人志愿军。1956年成立河南豫剧院,全国各地的豫剧名家云集一团,有常香玉、陈宪章、赵义庭、王冠军、王素君、姜宏轩、高兴旺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和演奏家。其优秀剧目《花木兰》由长影拍成电影,《拷红》 《断桥》 《大祭桩》等保留剧目多次获奖,1986年赴香港演出倾倒香港观众,1993年赴台湾演出誉满宝岛,曾多次为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专场演出,并受到亲切接见。建团至今,一团的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团的剧目唱腔响彻神州大地。所到之处,受到不同民族及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优秀传统豫剧《五世请缨》《花木兰》《红娘》《三娘教子》《泪洒相思地》《三哭殿》《大祭桩》《清风亭》《抬花轿》《麻风女》《穆桂英挂帅》等久演不衰;新编历史剧《千古英风》《孝庄皇后》《血溅乌纱》《红颜钦差》《深宫怨》以及移植京剧剧目《韩玉娘》等异彩纷呈;现代豫剧《黑娃还妻》《常香玉》《丹水情深》等广受赞誉。
近年来,豫剧《常香玉》《丹水情深》等更是在中国艺术节、国家文华奖评选、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重大活动中摘金折桂,屡创佳绩。2012年元月,《常香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2012年7月,《丹水情深》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举囊括创作金奖等9项大奖、16个单项奖,创造了我省在该项会演中的获奖之最;2013年12月,被文化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新编历史剧《魏敬夫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省委宣传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省文化厅“艺术创作生产重点剧目”。
河南豫剧院一团前身为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创立于1948年),成立之初,豫剧名家云集,当时的一团不仅有常香玉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同时还拥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员,优秀剧目《花木兰》于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电影,全国发行放映,《拷红》、《断桥》、《大祭桩》等保留剧目多次参加汇演并获得大奖,成为一团优秀经典传统保留剧目。建团至今,常香玉倡导的“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精神激励鼓舞着一团的前进发展,优秀传统剧目《五世请缨》、《花木兰》、《三娘教子》等久演不衰,新编历史剧《千古英风》、《孝庄皇后》、《魏敬夫人》等异彩纷呈,现代剧《常香玉》、《丹水情深》、《家园》等广受赞誉,多人荣获“文华表演奖”、“梅花奖”,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竞相争妍。近年来,更是在全国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成为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常香玉》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丹水情深》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囊括创作金奖等9项大奖,新编历史剧《魏敬夫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资助剧目”、“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优秀剧目”,荣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优秀剧目第一名和十三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戏曲第一名的佳绩,于2016年被拍摄成戏曲艺术电影,目前正在全国发行放映。反映中原儿女为支持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无私奉献的移民题材现代戏《家园》,晋京演出及在工程沿线巡演反响强烈。最新创排的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作为由河南省纪委主抓的“廉政文化三部曲”压轴之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广受好评,作为河南省优秀廉政剧目巡演活动的首推剧目,正在全省开展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提升了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河南豫剧院一团 前身为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创办的“香玉剧社”(创立于1948年),其优秀剧目《花木兰》由长影拍成电影,《拷红》 《断桥》 《大祭桩》等保留剧目多次获奖。建团至今,常香玉倡导的“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精神激励鼓舞着一团的前进发展,优秀传统剧《五世请缨》《花木兰》《三娘教子》等久演不衰,新编历史剧《千古英风》《孝庄皇后》《魏敬夫人》等异彩纷呈,现代剧《常香玉》《丹水情深》《家园》等广受赞誉,多人获“文华表演奖”“ 梅花奖”,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竞相争妍。近年来,更是在全国重大活动赛事中屡创佳绩,成为文化部确定的首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常香玉》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第一名!
1956年4月组建。为河南豫剧院属表演艺术团体之一。成员多来自原香玉剧社。首任团长常香玉(兼),副团长赵义庭。编制为80人。实力雄厚,阵容整齐。以演传统剧目为主。主要演员常香玉、赵义庭、马兰香、汤兰香、马天德、赵锡铭、李兰菊、王素君、高兴旺等;琴师王冠军。代表剧目为《大祭桩》、《红娘》、《白蛇传》、《破洪州》、《南阳关》、《八郎 探母》、《摔碗》、《贩马记》、《游龟山》、《小二姐做梦》、《推磨》、 《跑汴京》等。其中《花木兰》于1956年拍摄为电影艺术片。该团曾赴内 蒙、大庆、福建、海南岛慰问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员分别并入豫剧 院《沙家浜》、《海港》剧组。1978年恢复原建制。隶属河南省文化局。 于八十年代前期先后排演了《必正与妙常》、《刘二楞卖烧饼》、《桃李梅》 、《抬花轿》、《破洪州》、《火焰山》、《忠烈千秋》、《屠夫状元》、《 五世请缨》、《凤冠梦》等剧目。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如牛玉花、魏俊英 、李锦莉、白金霞、刘钧、张丽、汪荃珍、马兰、王玉华、李明等。1985 年改称河南省豫剧一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