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豫剧团前身是群乐剧团,1949年8月,由艺人白华、彭贯一、马清喜等人为首在密县组成。 1955年7月被命名为郑州市豫剧团,首任团长白华。1964年,郑州市青年豫剧团并入,改成郑州市豫剧一团。1969年郑州市豫剧二团并入,恢复郑州市豫剧团称谓。50年代初期,剧团主要演出剧目有《三拂袖》、《涤耻血》、《牡丹亭》等。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剧目《女中魁》获剧本、音乐、舞美三等奖,华翰磊获演员一等奖。
50年代后期,郑州市豫剧团逐渐显示了擅演小生、小旦戏的艺术特点,并形成了以华翰磊、车宝玉、夏瑞 珍为主的演出阵容。1961年演出的《宝莲灯》以唱、念、舞、打并重吸引了观众,在湖南邵阳一地就连演48场,成为剧团保留剧目。1964年,剧团排演的现代戏《在两条战线上》参加了河南省现代戏调演,然后携此戏赴上海、南京、南昌、徐州等地巡回演出,至1966年,此剧累计演出400余场,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现代戏剧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多演出移植的“样板戏”,1971年演出的《红灯记》,在传统豫剧唱腔音乐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行,曾于1974年、1975年两次作为河南省代表团的节目,赴京参加移植样板戏的汇报演出。1977年,剧团参加了郑州市人民政府慰问团,赴新疆对石油工人和新疆牧区群众进行慰问演出。1979年,由赵小毛、荆喜莲、马兰、刘伯玲、郭应先、王希玲演出的《假婿乘龙》上演后深受群众欢迎,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分别录音录相播放,至1982年,累计演出523场。1982年剧团以常香玉为艺术顾问,赴京演出了现代剧目《柳河湾》、传统剧目《秦雪梅》、《大祭桩》、《花木兰》、《假婿乘龙》等,受到北京各界人士和观众的好评。《假婿乘龙》一剧,北京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唱片。
70年代末,王希玲、虎美玲、郭应先、刘伯玲、赵小毛等已成为剧团艺术骨干。多年来,剧团除在河南各地演出外,还曾赴河北、陕西、北京、天津、湖北、湖南等21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豫剧团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创作演出了《风流才子》、《情断状元楼》、《春秋出个小姜白》、《都市风铃声》和《老子·儿子·弦子》等一系列剧目,5次获省戏剧大赛金奖、2次获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汇演优秀剧目奖,《都市风铃声》和《风流才子》获中国戏剧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风流才子》获河南省十年文学艺术成果戏剧类第一名。1991年,该团被文化部评为“出人、出戏、走正路”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