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成立于2013年6月。是河南豫剧院在全面接收中国戏曲学院09级豫剧本科班毕业生的基础上实验性地成立的优秀演出团体。现有优秀青年演职人员52名,青年团管理严格,作风优良,舞台清新,艺术严谨,队伍行当齐全,起点高,乐队、舞美、服装、化妆等专业技术人员阵容整齐。自成立以来,已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宇宙锋》《寻儿记》、《破洪州》《五女拜寿》、折子戏《闹天空》《拾玉镯》等诸多优秀经典剧目,演出所到之处,广受基层群众好评。
为推动新时期河南豫剧事业的创新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河南省编制委员会(豫编办[2012]412号)标准,河南省豫剧一团、豫剧二团、豫剧三团合并组建河南豫剧院,主要任务是编演传统剧目和现代豫剧剧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机构规格相当于副厅级,事业编制306名,内设:办公室(党委办)、艺术发展部、财务保障部、豫剧院一团、豫剧院二团、豫剧院三团6个机构。为加强豫剧青年演员的锻炼和培养,在全面接收中国戏曲学院2009级首届豫剧本科班毕业生并以此为班底的基础上,经省文化厅同意,于2013年6月26日实验性地组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南豫剧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院编创的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香魂女》、《常香玉》和《村官李天成》、《苏武牧羊》、《焦裕禄》等剧目先后夺得国家「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殊荣,先后6位豫剧演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代表河南赴港澳台和欧美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为让全国和世界了解河南文化的一个亮丽窗口。
河南豫剧院于2013年6月实验性地组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2016年5月经河南省编委豫编办文件核准,青年团增设为河南豫剧院内设机构。青年团现有演职员工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本科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生1人。
该团始终秉承“继承、传承、创新、发展”的艺术理念,以“团结拼搏、滚石上山、走出困境、敢为人先”的团训精神为建团方针,先后排演了《玄奘》、《白蛇传》、《破洪州》等多部优秀剧目。其中大型新编历史剧《玄奘》先后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新版《穆桂英挂帅》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金奖;《白蛇传》获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2019年吴素真凭借该剧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红梅记》获第八届“天中杯”黄河戏剧节金奖。曾多次代表豫剧赴台湾、香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成立于2013年6月26日,在全面接收中国戏曲学院2009级豫剧本科班毕业生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招收优秀豫剧艺术人才组建成团。2016年经河南省编委核准,正式增设为河南豫剧院正处级内设机构,现有演职员工80余人(本科生30人,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1人);先后复排加工和创作了《玄奘》《白蛇传》《破洪州》《穆桂英挂帅》《马金凤》《鲁寨情深》《清风亭》《寻儿记》《梵王宫》《芦花记》《宇宙锋》《五女拜寿》《红梅记》《拷红》《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必正与妙常》《对花枪》《三拂袖》《林冲》《情满合欢寨》《向警予》等多部优秀剧目。培养了吴素真、吕军帅、郭青锋、朱旭光、杜永真、李庆杰、郭晓鹏、陈婷婷、孙洋、梅喜雪、王玉凤、苏印永、王美娟、李焕娜、王二震、史冀威等一批优秀豫剧表演人才。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新编历史剧《玄奘》先后参加“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新版《穆桂英挂帅》获第三届中国豫剧节金奖;《白蛇传》获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2019年吴素真凭借该剧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红梅记》获第八届“天中杯”黄河戏剧节金奖;《情满合欢寨》获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向警予》获第十五届戏剧大赛优秀剧目奖。多次代表豫剧赴台湾、香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法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通过对青年人才的持续培养,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努力将青年团打造成为河南领先、全国一流、流派纷呈、剧目多样、技艺精湛的青年戏曲表演团体。